航拍,通常指的是高空航拍,俯瞰大地的感觉。下面我们还是用图片来说话。
    还有下面这组,
    两组图片都属于航拍,上面那组属于浏览式的,把整个区域拍摄下来,没什么重要突出表现的。下面那组属于突出主体的特写镜头。

    航拍跟普通摄影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摄影技巧,否则你所拍摄出来的东西没有主体很乱无章法。

    我们手上有了飞机。有了云台。有了相机,但是你如果对自己还没有信心。千万别飞。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们在安全那节就说过,保证安全最重要,人多的地方,机场附近,军事禁区都不能飞。起飞前检查好系统状态,该设置的失控保护就设置好,尽量不要超过国家禁止的高度和距离。尽量不要让飞机离开自己的视线。如果对飞行安全没有十足把握宁可不要飞。

    航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果冻效应,果冻效应的产生很多种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逐一排除,首先机架的稳定性,如果机架松垮,那么果冻出现是无可避免的,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机架必须定期检查,然后到电机本身的动平衡性。通过粘贴胶带的方式逐一调整好电机的动平衡性能,再有就是螺旋桨的动平衡,螺旋桨的平衡有两个方向,用桨平衡器来做,两边桨叶的平衡通过粘贴胶带来达到目的,桨叶的左右平衡要通过热熔胶来做配重达到平衡。电调做好油门校准,如果四个电调油门没校准好,导致四个电机速度不一致,也有可能导致果冻效应,最后是飞控系统的调教,也会产生果冻,这些都得逐一排查好。

    其实都到这个程度了。也不必要说一些关于飞行的事了。除了提醒一下飞行安全。其他的都是关于摄影相关的事情。比如如何取景啊。画面如何布局才不呆板啊。飞行路线预判啊。相机设置以适应不同的拍摄环境。夜间拍摄需要注意的事还是夜间拍摄黄金时间段。等等。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关于航拍用的相机

    一、用于航拍的照相机
A,为航拍而专门设计得照相机。
B,通用照相机。

在这里,我们对通用照相机就不复赘了。就专对无人机所带的专门设计的航拍照相机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无人机载重能力有限,所载仪器都要求尽量的达到,体积小,重量轻。数字照相机正迎合了这个需要。
1,数字照相机电耦合器(CCD、CMOS)小。
2,电子扫描式快门,其实就是一种电动作,没有机械动作。可靠性高。
3,记录载体轻小(SD卡)。
4,图像传输方便。
5,大光圈、定焦、广角镜头轻便实用。

疑问:恒定大光圈F/2.8。大光圈便于在黑暗环境下拍摄,没有可变光栅就减小了照相机的重量。曝光量的控制,就依靠快门速度来完成。快门的高速度还使得照片能保持最佳的清晰度。大光圈的景深,也是不必顾虑的。

由于航拍的特性,都是距离被摄体比较远。也就是物距大,景深大的特点,保证了有一个巨大的景深。加之镜头的广角特性,更保证了拍摄的大景深。为什么是定焦?不能设计成变焦镜头吗?变焦镜头方便,但是便宜的变焦镜头会由于镜头的伸缩,影响到飞机的平衡。内变焦镜头虽不会改变重心,但是内变焦的装置,控制变焦的通道,都会增加重量,增加难度,提升价格。综合考虑性价比,恒定大光圈、广角定焦的数字照相机,是最佳选择。
基于以上的原因,在搭载通用照相机飞行时,也最好用定焦镜头,恒定大光圈拍摄。

二,航拍照相机的设置
初次拿到无人飞行器,都有一个对照相机设定的问题。如何设定?那么多的选择。着实会给大家带来困惑。

1,ISO,这是感光度。是感光元器件(CCD、CMOS)对于光线的敏感度。通常会展示;自动,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现今的高感,对于噪点的控制已经是做的非常好了。
拍摄夜景时大胆的使用感光度。即便有比较明显的噪点,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也是有办法去除的。
在“好”与“有”之间做选择时,我选择“有”。

2,W&B,这是白平衡。通常展示;自动,阳光、多云、阴天、白炽灯、日光灯、手动。自动是一个方便的选择。但,不是最好的选择。按具体情况设置最好。当然,也可以为特别的艺术效果做特别的选择。例如,希望把晚霞拍摄的更鲜艳、更火红,故意将白平衡设置在“阴天”模式拍摄,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测光方式,a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b平均测光,c点测光。建议使用“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特定情况下使用“点测光”。
注意,使用“点测光”时,测光点一般位于画幅的正中央。如果测光点对着被路灯照亮的路面,或没被路灯照射的路边。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有巨大的差别。

4,照片格式,常见的是jpg格式。这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画质较差,但便于传输。再就是RAW(DNG)格式。这种格式是无损的电子原始文件格式。后期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格式选择有;JPG,DNG+JPG。DNG+JPG是按一次快门拍摄,得到两个格式的文件。

5,照片的大小,建议选择“大”,即大文件量。为的是便于以后做必要的剪裁。

6,EV,EV是曝光值的英文缩写。“+、-”是曝光补偿。“+”是增加曝光,“-”是减少曝光。我从不使用“曝光补偿”。因为此次补偿,常常会忘记拍摄完取消。造成下次拍摄失误。图片下载后在photoshop中修改曲线完全能胜任(可做正负两级的调整)。

三,夜景拍摄的建议

A,拍摄时间:城市路灯点亮后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此时,天空还是比较亮的,可以明辨拍摄物外形,此时拍摄天空不论阴晴,都能拍出蓝色。

B,ISO的设定,可以选择时有高感光度。1600、3200、6400。

C,白平衡设定,拍摄城市夜景,建议:“自动”或“阴天”。个人喜欢使用“阴天”。路灯的黄色更鲜艳。

    视频采集的摄像头

说到摄像头可谓玩了半天,就是因为它,如果没摄像头,也就用不着朋友们折腾其他的了。
很多老模友们都已经有了自己钟情的选择,并乐在其中,这里为刚接确正在茫然中纠结的朋友简单分析下,算是我巨大经济付出之后的一点心得,希望对朋友们有点帮助吧。

选择1*摄录一体的简单摄像头
---多为常规镜头;直接安到飞机上,目视航拍,只把摄到图像录制下来,然后回收飞机后看回放。

选择2*单摄像头
---选配镜头;把拍到内容输出给图传无线回传,实现FPV(第一视角)操控飞机,录制靠地面设备,回放效果一般。因为图传对视频信号传输的能力所限,即使用了高清摄像头,也不会传回高清的效果。

选择3*摄像头+录制卡
---选配镜头;可现像空地两种同时录像,但录制卡的录像质量也较差,而且录制卡和摄像头的总造价很不经济,甚至拍摄像素不匹配,在适配过程中被重新整理过像素的视频,效果很受伤。

选择4*卡片相机
---选广角镜头的才适用;就是那种相机啊,好像专给玩FPV的准备的,1080P的广角高清,还带视频输出,自身还可以同时录。但价格嘛,没什么性价比可言。

选择5*行车记录仪(个人推荐)
---广角镜头;行车记录仪的选择范围非常之广,普清标清超清高清各种清,价格当然也从两三百元到一两千元,外形布局卧式比较附合空气动力学,对航模而言比卡片机的立式安装更具科学性。行车记录仪使用的都是广角镜头,自录的功能是必然的,同时有视频输出,还自带电池和液晶屏。唯一一点就是略重那么百十克。选用车载记录仪,一定要买那种不丢侦的,车载记录仪是按固定时间分段录制,每段之间没有跳侦的现像才好。一般很便宜的低端产品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选择6*高清DV
---发烧级了,DV嘛,你懂的,还用说吗。

以上介绍的只是大部分情况,不能排除有个别情况的出现,所以,你在选购设备前,务必再详细咨询清楚,诸如像素,是否AV输出(只说视频输出不能算准确,很多只有高清输出的,从习惯上我们也常把它说成是视频输出,但我们就用不上了),再有点个人的体会,就是玩个FPV,没必要追求什么1080P呀1080i的。即使720P的就很不错了,想想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呢?用它搞航拍又不实用,而且时刻可能丢,能省就省点吧。

相关知识
*1080p和1080i区别
---先说1080i,分开说“1080”是指的从上到下排列的像素是1080行,“i”的意思是每侦(单个整副画面)的成像方式是隔行成像,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整副画面分成两次显示,称做两场。首先第一场显示奇数行,第二场显示的偶数行,因为人眼的视觉延时作用,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整副画面,这种方式叫叫“隔行扫描”。“P”的意思是每侦画面的成像方式是逐行成像,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整副画面的每行像素按顺序依次直接成像出来,这种方式叫“逐行扫描”。这样不论720也好1080也好,只要看后面是P还是i就知道它的成像扫描方式了。隔行扫描是早期为了解决电视传输效率产生的方式,它可以在稍损失些画质的情况下,用50%的信道占有率,获得一个完整清晰的画面;现在的专业高清全都是逐行扫描即“P”模式,多用于直接播放,用于传输的“i”模式较多。

*制式PAL和NTSC
由于工业电力频率等原因,亚州大部分国家使用50HZ场频的PAL制式,欧州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是60HZ场频的NTSC模式,(注意电视制式都是隔行扫描),还有其他制式极少数国家在使用,基本碰不到,我国用的是PAL制式。现在我们只需要按播放按扭就可以了,从来不用想制式的问题,在早期各种制式基本上是无法兼容的,如果有一台双制式电视机,那都是高档货了,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各制式对信号的调制方式大同小异,主要是伴音、色彩、和场频等频率上不对应。如果我们的摄像头是NTSC,图传是PAL,地面录又是NTSC,那么信号要经过两次转换,拿场频来说,要从60HZ减到50HZ,再从50HZ增加到60HZ,这过程要经过减场和增场的过程,最终画面会出现跳侦,最后录制的质量也要打折扣,所以在选设备前,一定要注意你所选设备的一致性,当然如果都是双制式的那你就可以根据喜好自由变换了。无论你给图传什么样的高清,它传回来的都是电视制量的视讯。

关于图传

一看这名字就明白了,就是图像的传递设备啊,没错,要实现FPV(第一视角)的实时操控飞行,没它不行。
下面和朋友讨论下在图传问题上常遇到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距离】
首先先讨论下朋友们最关心的距离问题吧,很显然,越远越好啊,很容易的朋友们就想到了,选用大功率啊,没错,同时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匹配高效的天线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天线的问题上面已经讲到过了。
其实无线电的传输距离即使在专业里也是一个非常让人头大的问题,作为业余玩家,没必要深究,可以简单地认为所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射功率增加1,距离增加0.5。但是,在一架载重、空间和能量有限的航模上,你么可能把一个大功率的发射机装上去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就算你能把一个大功率的发射机装到航模上,受空间限制和其他设备很近,其他设备会被干扰的无法正常工作,那图传能传再远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你已经看到了,业余可以上飞机的图传大多在1W左右。所以朋友们就要在这个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有限的设备发挥极限的水平了。
【频率】
1、频率与距离
在有限的直视范围内,距离和频率的关系不大,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图传的频率和遥控器的频率有重叠或干扰那就另当别论了。
2、频率和干扰
假如你使用2.4G的控,不是说再用2.4G的图传就一定会有干扰的,或者用其他频率的就肯定不会有干扰,这里需要了解一点高频的专业知识,才能让朋友更明白。
其实通常说的2.4G是指的所工作的频段在2.4G的范围内,在2.4G的频段内的设备使用的频点相互重叠,或者干扰频率与工作频率重合或相邻近,才会产生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
要把信号发射出去,首先要高频振荡器产生一个固定的频率,在频率产生的同时,会产生很多次生频率,这些频率往往是以主要频率的倍数形式存在,比如以前我想得到一个100MHZ的信号做为可以传到FM收音机的载波,要想频率稳定的话就使用稳频晶体,而当时手头能找到的晶体仅有10MHZ的,这就可以用10MHZ的晶体起振后选频出它的10倍频,从而得到100MHZ频率的信号,就是这样直接产生不加放大,而且是10倍后的次生频率,很轻松就可以传几十米远,如果这是个干扰信号的话,距离又在1米以内,那根本是不可能工作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会产生更复杂的次生波,当有两个频率同时加入同一个电路之后,两个频率以及次生频率之间会产生+-×÷各种形式的二次变频波,相当复杂,但是设备还是正常工作,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电路中的选频电路在起作用,只允许某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通过,或在主要干扰频点上设对应抑制电路。在同一个设备上不容易出现干扰,是因为次生频率肯定是不同于需要的主要频率的,所以很少自己会干扰自己,而两个设备时,有一个产生的次生波正好对应到了另一设备选定的频率上那肯定要出事了。轻则距离近,重则无法工作。作为飞机上唯一产生频率辐射的设备,图传本身产生次生波的多少和纯净度,是图传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另外次生波的存在会分散掉发射机的一部分功率。
据以上分析,常见的图传的几种频率里,1.2G和2.4G是受到争论最多的了,有些朋友说1.2G会和2.4G控有干扰,有些朋友用了没问题,就反对说那是谣传,是杞人忧天小题大做,其实1.2G或2.4G都是说的他们所工作的频段,现在知道只在所工作频点有重合才会被干扰,如果你刚看过了上面关于频率和干扰的介绍,也许现在明白了,1.2G或2.4G的确是有干扰可能的,这种可能性要比其他频率大的多,因此上有朋友建议最好避开这两个频段是有道理的。

【调制与距离的关系】
也许有朋友会发现,图传的距离比不上遥控的距离远,这涉及到带宽的问题,这问题有点复杂了,只是玩玩的朋友略知就可以了,遥控传送信息时,信号单纯基本上只需要一个点就可以了,能量比较集中,而视频信号的频率从0-8M范围内,加到发射信号上之后需8M的带宽(主频信号+-4MGHZ),这是电视台的频率间隔为什么都是8M的原因,而广播电台仅0.几M就可以设一个频点。带宽宽了信号能量分散,同功率图传比遥控距离近也是自然的。

【其他因素】
前边说了些理论的东西,另外就是硬件自身的问题了,同时这个也是一分钱一会货的问题,很难形象化,这主要与生产者的定位和用元器件的品质和电路设计有关,另外基于频率重叠产生干扰的这一点上,频率越高使用的越少,所以同频干扰的情况会越少,但同等情况下,频率越高的元器件,价格越昂贵。

【制式】
摄像头输出的视频AV信号已经决定了制式,对于图传来说,一般的图传设备,输入什么制式的视频AV信号,发射出去的就是相应制式的信号,低端图传设备基本都是这样的,是朋友最主要接确到的图传设图。对于有制式转换功能的图传设备,往往比较专业,造价也较高,使用这类设备,需要注意输入输出之间信号的一致性问题,尽量避免信号多次转换。

【频段的选定】
前面已经和朋友提到过,很多时候人们追求的绕射或散射能力,对于我们要求实时传输和控制来说并不实用,所以具体用什么频率,并不是一定的,主要看个人对某个产品兴趣最大和个人喜好了,但唯一要注意的是产生干扰的可能性要尽量避免。
另外说一下2.4G和1.2G这两个频率,如果知道图传具体频率和控的频点没冲突的话,并不是不可用,但如果搞不清的话,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频率越近,产生干扰的可能性也越大。
  1.2G这个频段上我国目前没有开放性的业余频段,只提供取得资格证书的无线电爱好者合法使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未经授权的使用可能是违法行为,如果造成什么后果比较难脱干系,有朋友会教条的较真说,那我用手机,也不是业余频段,难道大家都在违法吗?其实手机生产商或电信运营都要为每一台手机统一交费,你已经由手机生产商或电信运营商代理为你交费了,手机的频率使用你也不是白用的,所以您是合法用户,只要你不用手机去干违法的事,可以放心使用。
  433M这个频段,很多朋友为了追求所谓的穿透力(绕射)而选了这个频段的设备,这是个开放的频段,是可用,但有一点非常的致命,那就是乱,由于这个频段频率相对不是很高,成本较低,天线较小易小型化,放便携带和安装,因此成为业余无线电中最为拥挤的频段,手持的对讲台在5W以内很常见,车载的30W很平常,中继台50W以上也不足为奇。工地以及饭店宾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使用这个频段,很多无线电爱好者,免费的架起大功率的中继台24小时开机,供无线电友交流使用,中继台要占用上行下行两个频点。
  
  无线电波看不到摸不着,所以人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因为日常我们用的无线电设备都受到法律法规保护,不会出现被干扰的情况,脑子里常常没有被干扰这个概念,如果在大城市里,用433M频段,那无异于刀尖上跳舞。那图传小小的功率,在强大的几十瓦的功率面前真是可怜。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仅在地面试机正常,不足以说明问题,等一拉开距离那后果严重了,除非你真的确认,你那里没有干扰源存在。

  最后我个人观点更偏向频率更高的图传,比如5.8G,这个频段国家划分了开放的业余频段,另外频率高天线可以更加小型化,目前在5.8G工作的设备很少,这个频段相对比较纯静,干扰较少,但有利有弊,频率越高电子元器件的造价越高,对天线等精度要求更高,更容易发热,对靠近发射机的导磁体比低频更敏感,做大功率更困难等。

我个人的喜好并不代表对所有朋友的适用性,其实用什么频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真正的谁好谁坏,关键是东西做的好不好,还要用的是否合理,这里罗列了这么多,也没告诉朋友们具体选那一个,这里并不是要告诉你去一定要选哪一个,而是要告诉朋友只有了解更多知识,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谢谢你耐心地读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

开放的业作频段(只列举图传常见多用于的)430M-440M 2.4G-2.4835G 5.15M-5.35M和5.725G—5.850GHZ

无线电频率同样属于国家资源的分类,受国家法律保护和限制,除开放频段可以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过多过频繁的使用无线电设备,应详细了解国家和当地法律法规,以免造成违法后果。


天线知识

首先了解下无线电的传播方式:

地表传播:只贴地表传播,不向外空间散射,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3兆赫以下。

天波传播: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电波射到“电离层’就会被反射回来,走这一途径的电波就称为天波或反射波。在电波中,主要是短波具有这种特性。3-30兆赫。

散射传播:是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中介质的不均匀性或流星通过大气时的电离余迹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实现超视矩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远距离通信。30-500兆赫。

视距传播:电波直接从发信天线传到收信点(有时有地面反射波)。目前广泛使用的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均属这种传播方式。2.4G控至5.8G图传都在超短波范围。

对于需要实时控制的航模飞机来说,除了直接接收到信号,靠任何之外的无线电特性提高距离的方式都是不可靠的,尽管长波中波绕射能力极强,依然受空间环境制约,很不稳定。

【无线电的“穿透力”】无线电的频率越高,越接近光的传播特性,无线电对绝缘体有穿透,对导体产生反射和绕射。平时常说的穿透力,其实大部分时候,朋友们是想追求绕射能力,频率越低绕射能力越强,在无线电中,真正使用其绕射能力的波段是长波和中波,也就是3兆赫以下。在30兆赫以上的频率,基本上都已经都是直射接收了,100兆赫以上时,讲绕射能力,没有什么意义。无线电真正意义上的穿透,不在咱们的讨论泛围内,FPV也用不到。

【天线的简单原理和特性】简单的我把可以把发射天线看做灯管,把接收天线看做一只接收灯管,很好理解,要想两支灯管间的信号完美的传递,最佳状态就是两支灯管平行放置。错误的放置是一支天线立放,一支天线横放,最差的放置是横放的天线指向立放的天线,所以我们安置天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射和接收天线保持平行,才可以有最佳和最远的接收效果,要绝对避免一支天线指向另一支天线的情况发生。只要接收和发射天线是平行放置,不论是立放还是倒放,效果是一样的。同理我们可以把不愿受到无线电影响的设备,特意的放置在天线指向的位置上,但在载机上受空间限制可能不一定做到最完美的安装。

【天线安装】载机是绝缘体不会影响信号传播,机载设备等导电体,在飞机姿态变化时,如果正好处于了接收和发射天线之间,在距离远信号弱时就可能造成信号中断,机载天线最佳的安装位置应该是在飞机的下部,这样机载天线受机载设备屏蔽的几率最小,干扰也会降到最小。

【飞远和飞高的天线安装方式】向远飞的飞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都采用垂直方式安装。追求高度的飞机,接收和发射天线水平放置为好。但水平放置接收天线,容易受到飞机姿态和方位影响,应尽量采用双接收天线的接收机,两支天线呈90度角水平安装,以达到最佳的接收效果。

【天线安装角】为了飞行安全的考虑,我们可以预先按我们的要求,使天线有一定的安装角。比如图传天线(图传,是把航模上采集的视频发回地面的图像传送设备,为了更直观讲解,所以用图传天线来说明),可以有一点向前倾的角度,这样飞机前方的信号有一点向下的辐射角,而飞机后面有一点向上的辐射角,我们相对在飞机的下方,这时对于我们所处的下方位置来说,飞机后下方的场强比飞机前下方的场强略小些,当飞机飞远,感觉图像不清晰了,飞机返航,机头向我们时,图像可以变的清晰些。相反,如果机头转向我们时,图像可能就没有了,这肯定是不可取的,这角度稍微有几度就可以,不要过大。对于接收机天线,也是相同道理。有双天线的接收机,天线垂直安装时,可以让前后天线成一个倒八字倾角,这样飞机无论是去还是来,都可以保证有较稳定的接收。
当天线是水平安装时不用考虑安装角。

【各种天线的场强分布】相同构造天线的发射和接收场强是基本一致的,并且不是有源天线的话,都是可以直接互换互用的,在这里就不再做细分了。另外大家对天线的外观并不陌生,我也就不再上图了。

1★全向天线:无线电专业里常叫鞭状天线。它就象一个灯管,它的发射泛围,垂直放置时,是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围散射,在360度泛围内都有均匀的场强分布,是我们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水平放置时,假如天线是东西方向放置,场强分布是包括天空在内的南北方向,以及天线到地面的南北方向空间泛围内分布。因此垂直天线,主要针对水平方向的目标,水平天线主要针对垂直高度上的目标,和窄范围内的水平目标。

2★八木天线:定向传输天线,八木天线由比天线稍短的引向器,和比天线稍长的反射器,中间安装天线的结构构成,八木天线的场强主要集中在引向器一侧,反射器将天线发出的信号反射回引向器方向,使场强增强,同时有屏蔽后方干扰的作用。八木天线在垂直安装时,上下的场强分布角与全向天线差不多,在水平方向上场强分布角,与引向器的多少有关,引向器越多,夹角越小,方向性越强,夹角内的场强越高。一般常见引向器3-5支,再多效果亦不明显。主要特点是在有效范围内场强分布均匀,方向性好,搞干扰能力强。

3★抛物面天线:这种天线的场强分布有两部分,类似手电光,一部分是灯泡直接射出的散射光,另部分,也是主要部分,是反射器反射形成的直射光。所以抛物面天线的效率是最高的,但方向性也是最强的,最常见是用在固定点对点的微波通信,如果用在飞行器上的通信,必须装在高精度跟踪云台上才可以,如果跟踪云台精度不高也是盲人骑瞎马。另外抛物面天线对组装精度要求也很高。

4★平板状天线:平板天线的特性和八木天线基本相同,好的平板天线结构较复杂,但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体积效率比高,野外FPV狂人的首选天线。需配合跟踪云台使用。

一,航拍航拍知识大讲堂的主要分类:

全色是非拍照:选用全色是非感光材料进行的拍照。它对可见光波段(0.4-0.76μm)内的各种色光都能感光,是当前运用广,又易收集到的航空遥感资料之一。如中国为测制国家根本地形图摄制的航空像片即属此类。

是非红外拍照:选用是非红外感光材料进行的拍照。它能对可见光、近红外光(0.4-1.3μm)波段感光,尤其对水体植被反响活络,所摄像片具有较高的反差和分辨率。

五颜六色拍照:五颜六色像片尽管也是感受可见光波段内的各种色光,但因为它能将物体的自然颜色、明暗度以及深浅表现出来,因而与全色是非像片比较,印象更为明晰,分辨才干高。

这点其实没有看起来这么玄,即是咱们普通拍照通常。即经过快门刹那间曝光将镜头收集到的地物反射光线(可见光)直接在感光胶片上感光,构成负像潜影,然后经显影,定影技能处理,得到像片底片;再经底片触摸晒印以及显影、定影处理,获得与地上地物亮度一致的(正像)像片,即航空像片。航拍知识门户网

仅仅航空拍照时需求挑选感光度高、反差适中、有较高分辨率的感光材料。这样才干获得印象明晰、层次丰厚的高质量航空像片。

三,根本预备

1、起飞前,要拍照的景象作详尽了解。能了解下大概地形如何为佳。

3、航拍航拍知识讲座时,拍照者身体不能紧靠在飞机上,应与机体坚持必定的间隔,避免轰动过大影响相片的明晰度。

4,在升空前,用酒精棉球把飞机窗玻璃擦洗洁净,避免影响相片的明晰度。

当然,这些预备都仅仅针对于咱们普通拍照者在飞机飞翔中进行的拍照,如果是真实的航空拍照还要与机组人员等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组织,嗨要预备通讯设备,那功夫下的就不是通常的大了。

四,航拍航拍知识馆窍门

1,进行航空拍照,最好要先了解下大气中的光学特征,大气对光的折射、吸收和散射直接影响着印象的色差、反差、影谐和明晰度。而大气层中光线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所以首先要掌握一些根本知识。

2,作为拍照者,要在刹那间按下快门,必须极好地调集外型手法,表现影调、线条、颜色的作用,增强著作的形式美。从空中拍照通常选用侧逆光,在线条的运用上竖线条较多,因为竖线给人一种气势大、坚实、庄重、挺拔的感受,并会使被摄体发生激烈的冲击力。航拍航拍知识学堂中,选用斜线也较为广泛。在飞机转弯压斜度时,可利用这个机遇拍照,使景象在光影中构成坡形线条,发生运动感。曲线常常是拍照者十分喜爱运用的。如梯田、码头、海湾的曲线改变,会给人一种生动愉快的感受。

3,在拍照地上景象时,需求较快的快门时刻,飞机离地上间隔越近,快门时刻要越快。喷气式客机飞翔高度较高,地上景象相对移动较慢,当飞机高度在500米以上,快门时刻1/250秒就可以了。假使乘坐直升机,通常高度在200米为宜。飞机自身速度慢,又具有笔直升降、低速、悬停、爬升等,其快门时刻在1/125秒至1/250秒就够了。在客机起落超低空拍照地貌时,快门时刻必须在1/500秒以上。

4,运用滤色镜,在航空拍照中主要是削减大气烟雾的影响。从高空拍照城市修建、农村郊野、牧区草原等是非相片,合适选用黄色滤色镜或橙色滤色镜来削减烟雾的影响。如果是拍照五颜六色相片则偏光镜用途最多。航拍航拍百科全书时,视角内前景和近景的光线旅程相差很大,烟雾高度会引起像面照度不均的表象。选用突变镜,既可减小不一样程度的烟雾影响,又能抵偿像面照度不均的表象。

五,航拍关于航拍的一些小常识要懂得掌握机遇

在航空拍照中要会集精神,因为云层,光线等改变很大,飞机速度自身也很快,一不注意,好景色也许就在你这一愣神之中就挥挥手离别你的镜头再也不回来了。很多朋友常会抱怨"啊,我都还没预备好,一下就没了,没拍到好惋惜啊。"或者是"我刚拿起相机,云就挡住了。"更绝的是,"我光顾着看了,飞过了才想起。"

航拍航拍知识解读很看命运的,命运好的,能拍到很多超棒的相片,老天爷不给体面的话,得,一片乌云盖目,您把遮光板拉下闭闭眼睡吧。可是随时会集精神,机不离手,掌握好机遇仍是能有很多收成的,咱们花费的时刻和得到的成果是成正比的,前期工作越是详尽,得到的成果就越是理想。

   

 
 

舞台数码艺术工作室  版权所有
Wings-online Art Studio
Copyright© 2016-2050



建议浏览分辨率大于1280,浏览器尽量不要使用Internet Explorer,以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